最近,浙江杭州“曹操出行”公司的流動黨員吳憲明收到了《致流動黨員的一封家書》,通過公司平臺司機端進行自主申報,向黨組織報到,他表示:“在我投奔之前,組織就先聯系到了我,讓我這個漂泊在外的黨員很有歸屬感。”
杭州市作為人口流入型城市,流動黨員基數大、分布廣、變動快。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“完善黨員教育管理、作用發揮機制”,杭州市制定實施流動黨員管理20條工作指引和教育管理工作法,探索形成協同式推進體系、常態化排查機制、雙覆蓋聯動機制、融合式激勵機制“一體系三機制”的流動黨員管理模式。
積極發揮組織部門牽頭抓總作用,凝聚部門力量,自上而下建立流動黨員管理協同工作機制,推動多元主體發揮最大合力。積極推進落實流入地、流出地黨組織和流動黨員“三張責任清單”,探索與外省市縣聯動,建立定期溝通、管理互補、共同培養機制。拱墅區朝暉街道打造江蘇灌南縣駐杭流動黨員黨委黨群驛站,建立流入地、流出地黨組織聯系通訊錄,管理服務160余名流動黨員。拱墅區石橋街道與江蘇泗陽縣等12個流出地黨組織“月聯季商年評”,實現1000余名流動黨員雙向共管。
每年年底前杭州會啟動開展一輪集中排查,依托省委組織部下發的流動黨員“待核查庫”做好定向排摸核查,持續更新流動黨員信息。該庫由全省流動人口數據與全國黨員數據庫碰撞產生,是核查流動黨員信息的重要數據基底。此外,面向企業、村社、市場園區等場景,在職工入職、租房辦理、商戶入駐、網點登記等首要環節的信息采集前端,設置“政治面貌”“組織關系所在地”等必填項,引導黨員亮身份。
按照“應建盡建、能建則建”原則,以業緣、趣緣、地緣為紐帶,大力推動組織設置創新,分類推進“工作型、居住型、聯建型、同趣型、兜底型”五種類型黨組織建設。目前,已建立流動黨員黨組織1894個、“暖流之家”3700多個,基本形成全面覆蓋、總體穩定的流動黨員納管組織體系。聚焦流動黨員碎片化時間,推行開放式主題黨日、流動課堂、云上黨支部等,多渠道為流動黨員創造參加組織生活的條件。
為使流動黨員從“被融入”到“想融入”,杭州以服務為導向,通過組織每季度新納管流動黨員迎新見面會、新就業群體公租房建設、就業崗位鏈接等工作,解決流動黨員生活困難。充分挖掘流動黨員參與社會治理潛力,將2.4萬名流動黨員納入政策宣傳員、網格信息員、平安協管員、矛盾調解員、民生服務員等五大員崗位,推動流動黨員成為城市基層治理的重要力量。
分享到: | 【打印本頁】【關閉本頁】 |